找到相关内容233篇,用时7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(二)

    小止观》更为深入、详细的禅定   学入门书。在中国佛教史上,是一部相当独特的禅定学专著。   本书关于禅病的理论,略如下述:   (一)恶根发相   指行者过去未曾深种善根,因此在...沉睡不醒(注 16 )   。修禅者对这种邪伪相应清楚辨识。   五、《摩诃止观》   《摩诃止观》是智者大师在理论方面的代表作。其中,在〈十乘   观法〉的观病患境、观魔事境等处,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268662.html
  • 信仰转型:从大师型到仪式化——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及其历史影响

    中国佛教从教派佛学、宗派佛学、再回到诸宗融通的思想前景,并在其不与禅宗精神特质相互违背的前提下,强调经典和义理的研究、提倡佛事仪轨对于佛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的制度规范。   禅宗的主要特点,是基于超越...制约和规训。   这种真实证的佛学风格,力反禅宗狂简之风,主张极为严格的工夫,不唱开悟的高调,提倡仪式,注释经典。回到了佛性必须资于问学、佛事的仪规,再次呈现了佛教制度化的发展路径。   相对于...

    李 向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0569137.html
  • 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调和

    ……周孔救极弊,佛教明其本耳,共为首尾,其治不殊。”“孔释教殊而道契,解同曲妙”。东晋郗超把佛教斋戒与传统的孝道伦理结合起来,他在《奉法要》中说:“斋者,普为先之,见在知识亲属并及一切众生,皆当因...贪欲忿戾,故释氏严五戒之科”②夷夏之争基本上是文化问题上的民族感情问题。夷夏之别者力图保持传统文化的优势,指斥佛教虚妄有害,尽管有一定合理性,但却反映出一种狭隘的地域民族观,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取长补短...

    张铃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1669735.html
  • 戒律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弘扬

    烦恼,趋于佛教的目的——涅槃,另一即保持僧团的纪律与纯洁。每条戒制订的理由,说得更具体些,如佛于结戒之初述说的十利:一、摄取于僧。二、令僧欢喜。三、令僧安乐。四、令未信者信。五、已信者令增长。六、...看来,戒律的重要,关系着个人的,僧团的和乐,世人的教化,正法的兴哀,所以戒律的制定,不是佛陀对于佛弟子的一种束缚,实是佛弟子的解脱道,也是僧团的防腐剂。  二、结集和分裂  戒律既有如此重要,故在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5069771.html
  • 僧伽教育的检讨--福严佛学院座谈会

    深层,必然会导引他走向的路去。目前佛学院教育,多偏重义解,极度缺乏禅修教育,这是佛教发展最大的危机。,不仅要纳入僧教育主轴的佛学院教育里,而且要作为其重要的内涵,净土、戒律、禅宗都好,重点是...就无法得到处理,那么在佛学院里,的方法和的知见也就难以照顾。   三、管理方式:传统佛教或佛陀在世的原始佛教里,修行者是整个身心都投入修行当中,都在智慧观照之下,现代佛学院是套用社会教育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2470286.html
  • 试论弘扬佛教文化的路向选择

    农的宗族意识,一贯采取灵活、平和的态度,较好地依托于封建统治。同时,兼融儒家的思想政治,对中国人的祖宗宗拜、家族观念、民间信仰也采取宽容态度,因而佛教对某些修持方式也适应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的变革,如不...想也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世救世精神;大乘般若学又依托于玄学而得到发展。原本繁琐的佛教修持方式也中国人的生活条件,而不断简化易行。到隋唐时期,中国佛教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与繁荣,在西藏有藏传佛教;在汉...

    蔡彦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5970325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对于心理治疗的借鉴意义

    [2] 陈兵.佛教与心理卫生http://www.ebud.net/book/book/showbook.asp?no=37886(佛教图书馆)。   [3] [慧远. 大乘义章:卷一[M] . ...不说,对自他和公众有益的事尽量去做,凡应该做的要尽量做好。虽然戒,而不执着能之我、所护众生、所戒及戒的果报,以与本来空性相应的智慧戒,“三轮体空”,方为戒波罗蜜多。   佛教戒律对于心理治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573546.html
  • 塔尔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经验

    主义条件下仍然是也必须是宗教活动场所、佛教场所、佛教人才培养场所、佛教文化艺术传播场所、信教群众朝拜祈祷场所,同时又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著名旅游场所和社会基层组织。首先明确宗教赖以生存的社会前提...开展自养事业,引导适应社会,成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典范。其相适应的历程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政府引导,二是自身调整。  解放初,塔尔寺同其它寺院一样,保持着传统的管理体制、学模式以及对...

    普日哇 圈启章 完玛冷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2880605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内在联系

    现代科学为基础的佛教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理论的“黑洞”。特别是佛教的宗教问题,它的研究涉及到宗教学心理学、生化科学等多学科的内容,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课题,这方面的进展对于佛教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。但是,对某些佛教现象既要给出完善的科学说明,也要避免信仰主义的解释方式,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内尚难以做到。当前,基于对当代科学以及人类文化的反思,某些思想家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“新范式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882650.html
  • 佛教与自杀危机干预--道坚法师

    ,连蝼蚁之命尚不可轻,何况人乎。涅槃寂静佛教向往的崇高境界,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永远没有烦恼,没有痛苦的美好境界。因为有成就快乐境界的无限向往,佛弟子忍辱负重,能受一切苦,成就无上道。 三、以佛教...的应用 (1)戒律是佛弟子在三宝殿前的神圣誓言 佛教在解除自杀危机时,一般要求弟子在大雄宝殿合掌长跪,上有三师七证,下有芸芸众生见证,在诸佛菩萨前,虔诚誓言:第一戒不杀生,汝能否?能!所谓不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1291384437.html